Tuesday, June 20, 2017

桃花源在美利坚

网友@Sean在讨论修建老人中心。(全文附在下面)

我有个想法就是做一个封闭道观社区 (车开不进来)。 有childcare, 学校,老人院,工作的单位。  这样老人可以出门就去拜访其他老人,几步路可以看孩子,无需开车。 小孩可以走亲访友,不怕车。老人还可以跳广场舞打太极,不用担心骚扰邻居。  小孩也可以随便玩,有很多同样教育整天打闹的小伙伴,(如谢玄兄弟们在谢安学校学习长大) 一起长大,天然组织就出现了。父母也少了整天推娃的劳累,可以集中精力组织社区和私人的业务, 经济公益教育都可以健康发展。

我建议以道教为宗教核心。  学习道德经,美国宪法,计算机。  道教天然适合美国的宗教建设和社区建设,又是天然的美国缺,所以公关独特性无可比拟。

@Sean  我很期待中国村的发展。 希望能够加入道德经教育和宪法教育,这些概念可以帮助社区更加resilient;  经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风雨,依然长盛不衰。

美国历史上,各个宗教都是群居的。  Puritans, Quakers, Catholics, Mormons.  宪法对宗教自由的保护第一,然后才是freedom of speech, freedom of press, freedom of assembly.  华人不建设宗教,在美国就是顶风逆行,翻船者众。  "Congress shall make no law respecting an establishment of religion, or prohibiting the free exercise thereof; or abridging the freedom of speech, or of the press; or the right of the people peaceably to assemble, and to petition the Government for aredress of grievances."

还有就是犹太人。  美国现在最有力的宗教,开始也是很弱势受歧视的,群居是为了自保和互相保护。所有少数民族都需要建设shared common space, and trust infrastructure.  犹太人有很多Community Center, 修得像碉堡一样。  摩门教,天主教有很多教堂。现在他们都有大学,法学院,出很多政坛风云人物。

这些少数民族的美国奋斗都可以为我们借鉴。  甚至我们道教祖先也有很多奋斗开拓的经历。 比如东晋衣冠南渡的侨姓以司马王谢家族为代表,尽量避免与吴姓世家争抢土地。 侨姓士族避开吴姓大族的经济势力范围,将产业置于会稽、沿海一带。 华人在美国晚来,也应该有避免矛盾和不争锋的考虑,选择地广人稀处,但是要忠于美国华夏古典精神,Commons (社区共享空间) 的基建要建好

*** 附上@Sean 的养老中国村随感:****
【父亲节随想-养老】在谈中美关系前先讲讲养老的事情,这样不容易被拍砖。小时候觉得老人挺可爱,喜欢和老人交朋友,中国老人是友善,爱心,智慧的象征。我们的文化崇尚尊老爱幼,这是好的。随着年龄增长,自己也老了,也见证了老人的不便之处,比如健康,医疗,及心理问题。特别是观察了美国养老服务之后,对于我们华人的晚年生活有一种责任感,加上自己也老了,更多了一份迫切感。

中国养老的情况知道的不多,但很关注,参观过普通的养老院,和五星级的养老院。特别高档的费用很高,费用基本上是孩子们负担,入住率极低,有的不到10%, 服务内容也是闲置,用我这个脑袋是想不出投资回报来,但是占了一大块地,感觉上是一个好的地产项目。我的猜测养老基本上靠孩子,或者跟着孩子,养儿防老现象普遍。我的经验是,国内的养老对儿女们是一个不小的经济和服务负担,如果儿女少,又不在身边,情形不难想象。

现在讲讲移民,及移民父母的晚年生活问题,覆盖面很广,就先让我盲人摸象,慢慢完善。你来了美国,你父母可能和你一起来或者不想来。现在国内条件好了,不想来的人应该有很多,假定国内没有其他兄弟姐妹,年龄大了在国内就是个大问题,你隔着太平洋,一旦有事,你茶饭无思,把时间精力金钱都给了航空公司,最后的结局是一起移民来美国,不以个人意思为转移,跟着我们洋插队,二边跑,只到有一天跑不动了。父母来美国继续发挥余热享受天伦之乐外,难免会有文化环境及生活环境差异带来的孤独感。目前已有的办法是生活自理的可居住在老年公寓,里面的华人比例很高,是一个公共的华人小社区,衣食住行服务齐全,但只能解决部分老年人。建设一个中国村或者中国公寓并配有一些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,包括饮食,娱乐,医疗服务和交通服务是一个刚需,对老年人及子女都有益,并提供一些让老年人发挥余热的公共舞台。中国中心是一个长期的目标,美国有几个城市已经有这样的中心,随着华人人數的增加和综合实力的增长,这个目标越来越近。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,我们有理由结合华人的需求建立了一个高效实用的护理中心,现有的护理中心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还是有承受能力的挑战。。。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Note: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.